5月21日上午,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新闻发布会在北京新闻大厦举行。
继1992年中、俄、朝、韩、蒙五国共同启动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项目以来,合作成效日益显现。今年4月13日,国务院同意在吉林省珲春市设立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以下简称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面积约90平方公里,包括国际产业合作区、边境贸易合作区、中朝以及中俄珲春经济合作区四大板块。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地区经济司副巡视员沈叙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推动设立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是深入推进图们江区域开发开放的重大举措,有利于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步伐,提升中国沿边开发开放水平,促进中国与周边国家,特别是与朝鲜、俄罗斯的经贸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国家在关税减免、产业布局、土地保障、金融服务创新、海关监管及口岸建设、人才引进培养、通关便利化、专项资金支持等九个方面制定了特殊的
优惠政策。
吉林省委常委、副省长陈伟根介绍说,吉林省近两年在推进长春吉林两市功能产业布局一体化,通道建设以及国际合作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东北地区第一条高速铁路——长春至吉林城际铁路建成通车,珲春市经扎鲁比诺港分别到达日本新泻和韩国釜山的国际陆海联运航线正式开通,中俄珲卡铁路今年7月也即将通车。国际合作方面,中朝两国共同开发管理的罗先经济贸易区去年6月正式启动,中国与新加坡共同建设的中新吉林食品区的各项规划编制目前基本完成。未来,吉林省将努力把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打造成为东北亚地区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建设成为东北亚地区国际合作与开发开放的重要平台。
珲春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图们江下游地区,是中国唯一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的边境城市,是中国进入日本海的唯一通道,也是中国从水路至俄罗斯、朝鲜东海岸、日本西海岸乃至北欧的最近点。珲春市是中国唯一集边境经济合作区、出口加工区和中俄互市贸易区为一体的区域。